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公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盐油糖标示等内容,均有明确规定,旨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公众健康,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公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盐油糖标示等内容,均有明确规定,旨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公众健康,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零添加”真的更健康优质吗?此前,一些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比如某些号称 “不添加蔗糖” 的饮品,实际上配料表中可能含有其他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这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新国标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此类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能有效避免消费者被误导,让大家更准确地了解食品的真实成分。
此外,根据新标准,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
食品标签在全球食物过敏风险管理中被视为最有效的工具,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新标准实施后,我国食品标签将要求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
新国标要求,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为有食物过敏史的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减肥过程中,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至关重要。新版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标示 “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这对于减肥企业来说,需要更加准确地标注产品的营养成分,让消费者清楚了解产品中的脂肪和糖含量。对于减肥人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减肥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能量、脂肪、糖等的摄入,避免因过量摄入这些成分而影响减肥效果或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新标准还允许企业采用图形、文字等方式对营养标签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可以使用消费者熟悉的油和盐替代脂肪和钠,用 “卡” 替代 “千焦”,也可以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宝塔图形和核心推荐条目来宣传合理膳食和 “三减”,这为减肥企业提供了更多向消费者传达营养信息的方式。
食品标签信息看不清?以后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食品数字标签,同时可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
根据新版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到各类食品包装上,避免部分消费者因字体小而找不到、看不清食品标签的问题。对数字标签扫码后,一级页面即展示标签信息,不得设置影响消费者阅读标签的干扰因素,如弹窗、信息采集页等。
数字标签没有版面限制,食品的配料表、贮存条件、营养成分等信息将更加便捷易获取。同时,也可以丰富监管手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的修订、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行业正式进入"精准营养"时代。通过规范标签标识、强化成分披露、推行数字标签等举措,新规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透明度,将营销概念竞争转向产品力竞争。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能获取更真实的营养信息,做出更科学的减重选择。
减肥企业面对新国标,通过优化配方、升级标签、创新服务,在合规基础上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新规实施为契机,共同构建更规范、更透明、更健康的食品市场新生态。
保障食品安全,让标准更科学,让你我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