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肥胖症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提高肥胖症诊疗规范化水平,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维护患者健康权益,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以下简称《指南》),
对肥胖症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定义、诊断,
评估、治疗方式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这是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指南,
对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
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明确指出,当我国成年人群BMI达到或超过28kg/m²时,即被认定为肥胖症。进一步细分,肥胖症被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对应着不同的健康风险与减重策略:
极重度肥胖症(BMI≥50kg/m²)
面临极高的健康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据研究显示,极重度肥胖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正常体重人群高出近3倍。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应立即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重度肥胖症(37.5kg/m²≤BMI<50kg/m²)
重度肥胖症患者同样面临较高的健康风险,但相较于极重度肥胖,其减重空间更大,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增长,降低并发症风险。
中度肥胖症(32.5kg/m²≤BMI<37.5kg/m²)
中度肥胖症患者虽然体重超标,需要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运动量、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等。数据显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中度肥胖症患者,每年平均可减重约5%-10%。
轻度肥胖症(28.0kg/m²≤BMI<32.5kg/m²)
轻度肥胖症患者处于肥胖的初级阶段,通过科
学的饮食与运动计划,很容易实现减重目标。研究表明,轻度肥胖症患者通过3-6个月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平均可减重约10%-15%。
除了BMI,腰围与臀围比也是评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重要工具。《指南》给出了以下标准:
正常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保持在这一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中心性肥胖:男性≥90cm,女性≥85cm,当腰围超过这一界限时,应警惕内脏脂肪堆积,及时采取措施改善。
此外,腰围/臀围比(WHR)同样重要。当男性WHR≥0.90,女性WHR≥0.85时,同样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需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对于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指南》提出了明确的减重目标:在3-6个月内至少减重5%-15%,并维持这一减重效果。这一目标既考虑了减重的实际效果,又兼顾了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鼓励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达到理想体重。
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指出,目前我国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获批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尚未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肥胖症的药物。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应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患者在使用药物减重的过程中,也需定期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规律随访。
肥胖不仅是体型问题,更是关乎健康的大事。《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与方向,让我们从了解BMI肥胖分级开始,关注腰围与臀围比,设定合理的减重目标,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药物治疗。
在全民追求健康减脂的今天,中国国际减肥大会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连接理论与实践、引领行业风向的年度盛会。2025年2月24-25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将迎来第26届中国国际减肥大会,这不仅是对《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精神的深入贯彻与实践,更是对我国减肥行业的有力推动。洞察趋势、共话未来,期待与您一同见证健康减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