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提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有效提升肥胖症诊疗水平,建议所有肥胖症患者接受营养、运动、心理指导作为全程基础管理,以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肥胖症临床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升肥胖症治疗效果,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内首部肥胖症多学科协作诊疗的权威指南。《指南》提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有效提升肥胖症诊疗水平,建议所有肥胖症患者接受营养、运动、心理指导作为全程基础管理,以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对于肥胖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应强调医患互动,实现医患共同决策,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 主诊医生全面理解患者的减重期望;
● 基于患者具体情况,设定减重目标并规划治疗方案,通常是综合多种干预手段的综合疗法;;
● 在确保患者充分知情的条件下,医患双方共同商定个性化减重目标,并制定可行的减重计划;
● 评估肥胖相关并发症,判断是否需转介至专科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同时,应注重干预和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升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结局:
● 应当密切监测与评估肥胖症患者的减重速率、减重程度以及相关疾病改善;
● 关注肥胖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行为方式及治疗依从性;
● 采用医患共同决策,以客观评估治疗效果,分析存在问题,调整干预和治疗方案。
肥胖症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需由经过培训且相对固定的多学科医师和专科护士共同组成,以制定最合理的规范化、个体化、连续化的综合干预和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团队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 专科/全科医师,负责对肥胖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信息建档、分诊转诊和筛查随访等;
● 临床营养(医)师,负责营养指导、干预效果评估及营养治疗;
● 内分泌代谢医师,负责内分泌代谢评估和药物治疗;
● 心血管医师,负责心血管风险评估和药物干预;
● 精神心理医师,负责精神心理评估和行为心理干预;
● 运动康复(医)师,负责运动干预和评估;
● 减重与代谢外科医师,负责外科手术治疗和围术期管理;
● 中医医师,负责辨证施治下进行中医药及针灸等治疗。
此外,开展肥胖症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具备肥胖症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包括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耳鼻喉科、妇产科、骨科等。
肥胖症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应采取开放、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各种干预和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并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临床进展,为肥胖症患者制订科学、合理及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基于循征医学证据的有效诊疗。同时,基于上述诊疗模式的建立,积极推动对疾病和患者更有利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策略的创新和研究。对于存在的争议,积极运用循征医学的方法,通过符合医学伦理的临床科学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会/参展/合作/咨询